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肖立宇报道:近日,贵溪市城南象山书院后山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六旬老人因与家人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失联三日后被群众发现昏迷于深山沟壑中。公安、消防、医护等多部门展开紧急联动,依托无人机与人力协作,在复杂山林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最终将老人安全送医。
“后山地形像迷宫,树木茂密,深坑遍布,单靠人力搜寻如同大海捞针。”参与救援的鹰潭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辅警一班副班长徐程回忆道。当日,贵溪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象山书院后山有一名老人失去意识,但具体位置不明。情指中心立即调派警力赶赴现场,然而现场植被遮挡和沟壑阻隔大大增加了搜救难度。
危急时刻,救援组启动“空地协同”作战方案。无人机迅速升空,通过高空喊话为地面队员实时调整路线,并结合热成像技术对两山间的狭窄山坑区域重点排查。“无人机就像一双‘天眼’,帮我们节约了大量搜救时间。”徐程坦言。经过近一小时拉网式搜寻,救援人员于11时27分在一处隐蔽山坑中找到老人。此时老人已极度虚弱,意识模糊,无法说清昏迷时长,初步检查发现其腿部骨折无法行动。
搜救人员将老人抬上担架
因山坑坡度陡峭、乱石嶙峋,120急救人员携带的铁担架难以固定伤者。特巡警队员当即联系消防部门携带软担架增援,并采用“人墙护送”方式将老人固定在担架上。十余名救援人员以肩扛手托的方式,在坡度超60度的山林中接力攀行。
“每一步都得踩实,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坠。”现场民警描述,部分路段需跪地爬行通过,队员们的膝盖被碎石磨破也无人停下。13时许,历经两小时艰难转运,老人被成功抬至山腰。焦急等候的家属见状泣不成声,紧紧握住救援人员的手连声道谢。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救治,确诊双腿骨折,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住院观察。
“山区救援是与时间赛跑,无人机这次立了大功。”徐程在采访中透露,此次引入空地协同模式为未来救援积累了重要经验。
徐程表示,老人获救后的一句“谢谢”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群众危难时,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