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鹏
5月25日,云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推介了玉龙湾影视基地等21个项目;此前一天,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上,云南广电传媒集团推介云南数字影视产业园(基地)项目。在深圳文博会这样的国际化大平台上向世界推介云南影视相关项目,足见云南的底气和诚意、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云南影视创作和生产市场渐趋繁荣,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影视内容和题材愈发丰富多样、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在国内乃至国际电影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比如《农民院士》《九零后》《我本是高山》等。同时,云南影视还呈现出产业带动性强的特征,如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去有风的地方》火爆出圈,普者黑、沙溪古镇等地客流量大规模增长,产业链上下游都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良好自然风光、多元人文景观、政策着力扶持、服务体系完善……种种有利条件叠加,让云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天堂”。
这是发挥资源优势的新路径。云南是业界公认的四季皆可拍摄的“天然摄影棚”。随着近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火遍线上线下,“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云南生活魅力无限,吸引了更多游客、旅居客来到云南体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多样表达,为观众带来个性化的观影体验。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云南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向影视产业人文优势转化,强化文化特色与本土创作,建立重点电影项目库,以昆明为龙头形成“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构建多元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这是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2023年,《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印发,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丰富影视、视听产品内涵,争创国家级影视基地(园区)、国家级视听产业园区”。政策有力引导下,云南推动全省16个州(市)建立影视拍摄服务专班,以“一剧一策”方式为剧组提供“保姆式服务”;编制出版《云南影视拍摄服务指南》,让全国影视制作人更加全面掌握云南影视拍摄资源;推动“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收获“观众”变“游客”、“流量”变“留量”的多重利好。
这是云南文化出海的新动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游戏,是近年来文化出海的“新三样”。云南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优势,近年来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拍的影视剧、纪录片等有效促进了民心相通,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澜湄国际电影周”“南亚东南亚电影展映汇”以及“临沧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推动了区域内的影视合作与文化认同。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云南影视产业迎来了更多跨国合作机会,应加强与国际市场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市场的互动,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云南的美姿态万千,壮大影视产业的空间无比广阔。相信随着云南影视产业的体系化发展、融合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云南“影视天堂”的金字招牌将会越擦越亮,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时刻。
来源:云南网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