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公司 企业 费用 万元 银行 贷款 车辆 中国 工作

长子县农村公路“小切口”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5:10:00    

在长子县,县道南泊线宛如一条绸带,蜿蜒于葱茏植被间。满载蔬菜瓜果的货车川流不息,奏响乡村振兴的欢快乐章。这条全长10.696公里的产业路、致富路,连接三镇八村与二广高速,引领沿线村镇驶入发展快车道,是长子县以农村公路激活乡村振兴生命力的缩影。

近年来,长子县坚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农村公路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的深度融合路径,科学布局、高效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全力构建“畅、安、洁、舒、美”路域环境,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

路网升级 铺就经济快车道

道路通,百业兴。长子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系统实施“畅返不畅”路段整治、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同步推进循环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精准打通乡村交通“毛细血管”。

曾经的大堡头镇老马沟村,交通不便、缺少产业,村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受益于路网不断完善,老马沟村沿路建起现代化蔬菜大棚种植园区,并逐步实现育苗、种植、销售全链条的专业化运营。

“宽阔的公路直通田间地头,货车可以便捷地装运农产品,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老马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保红感慨,“是这条路,为我们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菊花种植+蔬菜大棚+黑山羊养殖”的多元产业格局在老马沟村已然成型。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村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老马沟村的蜕变,是长子县路网升级激活产业动能的生动缩影。

截至2024年底,长子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49公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郭军介绍,全县现已构建起“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立体路网体系。一条条农村公路如镌刻发展密码的“金钥匙”,精准开启乡村资源宝库,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路域整治 打造生态风景线

走进慈林镇龙泉村,整洁宽敞的柏油路面延伸至村落深处,路旁挺拔的梧桐、葱郁的樱桃树相映成趣,村民们推窗见景、出门入画。

近年来,该村以路域环境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户巷街面硬化工程,在道路沿线精心布局绿化,形成 “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的生态景观带。此外,在主干道两侧创新性打造“楹联文化长廊”,将孝老爱亲、耕读传家等传统美德融入楹联创作,让文化基因在乡村道路间传承延续。

农村公路既是产业发展的通道,也是宜居乡村的重要内容。长子县坚持以 “美化、绿化、景观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美丽农村路建设,累计种植各类苗木60万株,匠心打造189公里美丽乡村公路环线,实现了“路景交融、村路共生” 的景观升级。

如今长子县农村公路沿线,春有花海烂漫、夏有绿荫如盖、秋有层林尽染、冬有玉树琼枝,条条农村公路串联村落,成为展现乡村魅力的生态画廊。

深度融合 开辟旅游发展新路径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坐落于色头镇紫云山的取景地——千年国保崇庆寺迎来了现象级旅游热潮,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

旅游热潮的背后,是长子县构建“交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系的持续发力。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长子县建设14条121公里旅游公路,精准串联起县域内的古建遗址、国保单位、生态景区、红色文化景点和美丽乡村。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公路与文旅资源的有机融合,催生出“公路+古建研学”“公路+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崇庆寺所在的色头镇琚村抓住旅游热潮,沿农村公路发展起非遗手作体验工坊,农户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形成了“交通串联景点-景点带动消费-消费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

如今,长子县农村公路已不仅是群众出行的通道,更成为激活乡村文旅经济的黄金纽带。深藏于山野的文化瑰宝通过路网迎接千万游客,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效利用 全面提升路网服务效能

为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和长效发展,作为养护体制改革全国试点县,长子县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组建环境卫生与日常养护一体化路产路权管护队伍,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理,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客货邮融合方面,长子县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思路,累计更新投入100 辆电动公交车,合理规划调整优化17条运营线路,实现全县12个乡镇286个建制村100%通客车。建成1个县级农村物流中心、12个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120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站,创新实践“快递企业+客运班车+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的物流配送模式,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邮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公路成为激活乡村资源的“金钥匙”。

从老马沟村的产业崛起,到龙泉村的村容焕新,再到紫云山景区的旅游热潮,无不印刻着长子县以农村公路带动乡村振兴的坚定足迹。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建军表示,今年,全县将抓好骨干路改造、自然村通硬化路、资源产业路建设三项工程,推动农村公路密度、质效“双提升”,让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牛惠)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张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