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公司 企业 费用 万元 银行 贷款 车辆 中国 工作

西安市十七中:三尺讲台守初心 多重角色践使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6:13:00    

在西安市第十七中学的教育星河中,“拾·起” 文化符号如皎皎明月,以谐音之妙暗合校名,更寄寓拾取真知、向光启程的美好愿景。“拾光起志,笃行致远” 的办学理念,恰似温润的春风,吹拂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大家以 “拾寻身边的教育家精神” 为帆,起航这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校园中那些默默耕耘的身影,正以匠心守望讲台,用情怀滋养心灵。让大家一同走近他们,聆听教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让教育家精神在十七中薪火相传,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陈坡,男,中共党员,西安市第十七中学语文二级教师。1999年6月毕业于西安联合大学,1998--2002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

曾获未央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未央区“优秀班主任”,论文《班级民主化建设》获省级二等奖。未央区“平安交通伴我行”主题征文优秀指导教师,集团“中秋诗会优秀组织奖”,集团“责任担当”奖,校级党员优秀志愿者,参加学校公开课等教育活动,策划并主持年级组综合实践基地等特色活动。

1999年8月1日,陈坡老师带着满腔热忱回到未央教育这片沃土。也是从这一天,开启了他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战线的新篇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兼年级组长,陈坡老师步入西安市第十七中学这片热土到今天已有二十六个春秋。

语文教师、班主任和年级组长这三重角色交织出的工作日常,既有课堂上的智慧碰撞,也有班级管理的琐碎繁杂,更有统筹年级发展的责任担当,每一段经历都镌刻着成长的印记。

在语文教学领域,陈老师深知语言文字积累和生活体验对初中生思维与素养塑造的重要性。他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将文本解读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讲解《背影》时,他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日常细节,撰写亲情日记;在古诗词教学中,组织“诗词飞花令”“古诗新唱”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针对初中生写作畏难情绪,他创新推出“素材收集册”,鼓励学生用镜头、文字记录生活,将积累的素材转化为生动的作文。在他的课堂上,语文不仅是学科知识,更成为学生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桥梁,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不断上升。

班主任工作中,陈老师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准则,对特殊个体“多了解,细指导”为补充,他化身耐心的倾听者与引路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青春期学生的叛逆与迷茫,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陈坡老师亲自宏观设计班级发展规划并明确各项行为要求,充分听取学生和班委会意见,制定并严格施行,经常下班、下年级进行督查,学生一看到陈老师便肃然起敬。针对学生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陈老师经常利用课间谈话及时心理疏导,发动班级同学组成“互助小组”,及时与家长打电话沟通或是家访,帮助学生重新融入集体。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他推行“班级岗位负责制”,从班长到小组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责任岗位。班级文化建设上,他带领学生打造“火车头班级”“心愿墙”“绿色班级”等,让教室成为充满温暖与力量的成长家园,所带班级多次获评校级“文明优秀班集体”。

作为年级组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师生做好表率,陈老师承担着统筹全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他积极搭建教师交流平台,组织“A+b”教育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分享分层教学管理经验、探讨疑难问题;面对新入职教师,建立“小组共同体”帮扶机制,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他认为教师不只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教育学生做人,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者,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年级管理上,他注重整体规划,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初一侧重习惯养成,利用班级队列大比武,锻炼学生良好的形体习惯和团队意识。初二聚焦青春期心理疏导,人人都是管理者,教师们齐抓共管。工作期间,他坚持最后一个下班,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年级和班级情况,也因这个习惯,发现并预防了多起恶性事件。在他的带领下,年级老师教风端正,团结向上,教学氛围浓厚,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初三明确目标,强化升学指导,为学生做好领路人。

从语文课堂到班级管理,再到年级统筹,陈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履行着多重职责。他常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这份坚守与热爱,不仅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也书写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