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降费迎来里程碑时刻!
9月5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费率改革正式落地。
多家公募基金一致认为,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工作全面落地,有助于稳步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更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投资者利益为核心
《规定》于2009年12月实施,2013年6月第一次修订,时隔十二年再次修订。
相关文件显示,《规定》共六章28条,主要内容包括降低认申购费率、优化赎回费安排、规范销售服务费、聚焦个人客户服务、明确平台法律定位和其他修改内容。其中,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 0.8%、0.5%、0.3%,将赎回费全部计入基金财产,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4%/年、0.2%/年、0.15%/年等内容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引人注意的是,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是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三阶段推进,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本,累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王骏认为,此次针对公募基金销售领域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引导市场各方主体由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引导投资者积极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推动形成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新生态,这正是分阶段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投资者成本、让利于投资者、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质量”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的立业之本是投资者的信任与托付,行业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与投资者利益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基础之上。这将有力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以投资者回报和满意度为核心的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华夏基金强调。基金公司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渠道驱动模式,而必须通过长期的业绩、稳健的风控、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以及精准高效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这将促进行业整体专业水准的跃升,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金融服务。
费率改革收官并非终点
事实上,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它并非简单的“降价”,而是通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重塑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与投资者利益更加一致、更可持续、更健康的资产管理生态。
自2023年7月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启动以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先后降低了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
中欧基金表示,此次改革围绕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及优化赎回安排展开,旨在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成本,引导长期投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通过优化赎回费安排(全额计入基金资产)及设置差异化费率,鼓励长期持有,引导销售机构从赚取“流量”向“保有”收入转变,推动改变过往“重首发、轻持营”的销售模式。同时鼓励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促进行业在投研能力、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上竞争,实现从规模导向到投资者回报导向的转变。
费率改革收官更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有望构建一个更健康、可持续的财富管理生态。
华夏基金认为,费率改革收官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投研体系建设与技术赋能投入,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各销售渠道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服务投资者、赋能财富增长的新新路径,让我们共创一个更负责任、更值得信赖、更具竞争力的公募基金行业,一起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百姓福祉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易方达基金将严格对照《规定》要求,积极落实销售费率改革各项工作,持续完善投资者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助力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对基金代销行业而言,盈米基金表示,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不仅是一系列费用的下调,更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与行业重塑:对投资者,是成本的降低和信任的重塑;对行业,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服务能力的升级;对市场,是长期资金的引入和稳定性的提升。·
文/许楠楠 编辑/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