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永安乡一个修路工人上山捡菌子迷路失联,松桃蓝天救援队携带热成像无人机进山,通宵搜救8小时,终将被困一天一夜的修路工人找到,成功救下山。
失联男子雷某某今年38岁,是永安乡五官村附近一条公路上的修路工人。五官村坐落在武陵山脉腹地,村子对面山高林密,雨后各种菌子疯长,当地人经常上山捡菌子回家食用或拿到乡场售卖。22日上午,雨过天晴,雷某某与三个工友相约上山捡菌子。
雷某某迷失在这群山中
上山后,四人分头寻找菌子。雷某某慢慢走进了大山深处,菌子越捡越多,等他从收获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时发现已经找不到同伴了,他大声呼唤也不见回应。他想原路返回时又发现找不到来时的路,最终被困在灌木丛中。
下午4时许,另外三个工友回到工地后,发现雷某某没有下山,工友们遂上山寻找,并向乡政府、派出所、消防队求助。当晚11时许,受县应急局指派,松桃蓝天救援队携带无人机及夜间照明设备进山搜救。
今日(23日)凌晨1:30,蓝天救援队6名队员抵达永安乡五官村。因夜间派人上山搜救风险太大,在与当地派出所、消防队员沟通后,决定使用热成像无人机上山搜寻。夜雨蒙蒙,山间雾气弥漫。无人机热成像镜头在漆黑山林里扫过,机载喊话器的声音穿透雨雾:“听到请回应!我们来救你了!”“请移动到树林空隙处,用打火机点火,让我们看到你!”
救援人员用热成像无人机通宵搜寻
一块、两块、三块、四块,无人机电池相继耗尽,遥控器屏幕上始终是连绵的大山轮廓,没有那个最期盼的热源点。只有一遍又一遍的无人机喊话声,在夜间的山谷回荡。
天色渐渐亮起,转机终于出现。清晨6:50,飞出去两公里远的无人机掠过一处密林,遥控器屏幕上亮起了一个红点。“找到了,是热源点,是人在那里!”无人机操作队员龙云叫了起来,他降低无人机高度,抵近热源点。救援队员用无人机喊话器对着热源点继续喊话,看到热源点在往指引方向移动,大家确认那就是失联一天一夜的雷某某。
无人机找到了雷某某
无人机镜头里,雷某某踉跄着走向林间空地,对着悬停的无人机拱手作揖致谢。救援队员用无人机喊话器安抚雷某某情绪,嘱咐他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救援人员脱下雨衣给雷某某穿上御寒
随后,蓝天救援队和消防队员以及当地村民根据无人机定位,用了1小时才找到雷某某。被夜雨淋了一夜的雷某某又冷又饿,浑身颤抖,已在失温的边缘,他捡了一天得到的一袋菌子散落在草丛中。救援人员赶紧为他裹上雨衣保暖,并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和饮料递给他充饥。
雷某某大口吃着救援人员带来的干粮
救援人员护送雷某某下山
雷某某告诉救援人员,他前一天下午跟工友走散后,由于不熟悉地形,在森林里的灌木丛中很快就迷了路。由于没带手机,他只能大声呼喊工友。但是他的呼救声没有人回应,也听不到队友的声音。在荆棘丛中找寻了几个小时,天色黑了下来,担心失足掉落山崖,他不敢再贸然移动,又饿又累的他坐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
雷某某(二排左四)和救援人员合影
雷某某把救援人员带去的干粮和饮料都吃完了,慢慢缓过了劲来,救援人员前后保护着带他下了山。一路上,雷某某不停地对救援人员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今日上午9时,雷某某被安全护到山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惠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