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
天气炎热
游泳戏水成为消暑的热门选择
但风险隐患也暗藏其中
家长们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弦
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这些防溺水知识
和孩子一起来看
1.牢记“六不准”原则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结伴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
不准无家长监护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水域游泳;
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2.掌握两会
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在水中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
保持冷静:慌乱会加速体力消耗,尽量放松身体,采取仰漂姿势等待救援。 利用浮力:抓住身边的漂浮物(如空水瓶、木板等)。 呼救:挥手并大声呼救,吸引他人注意。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发生呛水时要保持冷静,应时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以避免在呛咳时再次吸入水。
3.家长“四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
知道孩子做什么
知道孩子和谁去
知道孩子何时回来
4.游泳安全守则
选择正规场所:去有救生员、安全设施完善的游泳馆。结伴而行:不要独自游泳,未成年人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游泳。做好热身:下水前充分活动身体,避免抽筋。量力而行:不要逞强,避免长时间游泳或过度疲劳。
5.溺水“施救方法”
1.不盲目下水,尤其是未成年人,应优先呼叫专业救援人员。也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品抛给溺水者进行间接施救。
2.若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上岸后的急救方法: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的,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记者:丁星星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文昱绚
编 辑: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