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8日)上午,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戚家山至舟山金塘段工程(简称“甬舟高速复线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舟山市举行,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拉开建设序幕。
该项目的启动,意味着舟山将迎来联通大陆高速公路的“双通道”,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版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底隧道示意图。 本文图片均由浙江交通集团提供
甬舟高速复线作为沪舟甬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整体线路从宁波北仑出发,经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后至舟山本岛,终于舟山定海大沙,全长约46公里,分三段建设。
其中,金塘至大沙段工程,即公铁合建桥段,计划2028年建成;宁波戚家山至舟山金塘段,计划2030年建成;北仑好思房至戚家山段,计划2029年建成。
此次开工的甬舟高速复线二期项目起于宁波市戚家山街道,顺接甬舟高速复线好思房至戚家山段,经戚家山街道、金塘水道、金塘镇,终点接甬舟高速复线金塘至大沙段工程。
项目主线长约18.0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海底隧道段80公里/小时)。
示意图。
作为本项目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长约11.6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也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海底高速公路盾构隧道。
盾构隧道管片内径14.4米、外径15.7米。隧道建设面临高水压、强腐蚀、复杂海底地质及海中精准对接等世界级难题。其中,最高水压达0.9兆帕——相当于一个手掌大小面积承受一辆小轿车的重量。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将全力攻坚“超长、超大、超深”海底隧道建管养关键技术,系统推进公路盾构智能化施工成套技术,通过应用高精度导向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与自动化掘进预警,并引入主驱动状态监测与自动补偿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施工智能化水平。
同时,项目将围绕韧性提升、智能建造与运维、防灾减灾、低碳节能等关键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致力打造世界海底公路盾构隧道的标志性工程,为我国未来超大型海峡隧道建设积累重要经验。
随着甬舟高速复线二期正式开工建设,这项世界级的跨海大通道正从宏伟蓝图加速走向现实。它不仅承载着促进区域融合、驱动经济增长和推动技术突破的重大使命,更将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编辑:龚一鸣
#宁波##宁波身边事#